




《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技术及产业应用》由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委员会主席何中军、百度技术委员会主席吴华联合撰写,以产业需求为牵引,介绍了新时期机器翻译的产业需求特点、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原理与方法、最新技术进展及产业应用。全书兼具理论与实践,既有对原理与方法的介绍,又有丰富的产业应用案例。
《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技术及产业应用》共九章:
第1章 绪论,首先阐述了机器翻译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脉络,从多个角度回顾了机器翻译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当前机器翻译的发展现状以及产业应用需求特点和挑战。
第2章 翻译语料获取与译文质量评价,介绍了翻译语料获取的相关技术以及机器翻译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人工评价、自动评价、面向产业应用的评价。
第3章 神经网络机器翻译,首先介绍了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基本原理和模型结构,接下来介绍了多种翻译模型,最后介绍了利用开源工具搭建一个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系统的方法。
第4章 高性能机器翻译,结合百度、谷歌等公司的机器翻译系统实践,首先介绍了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产业化进程,然后介绍了常用的提升系统性能的方法,最后介绍了开源工具平台中的高性能实现方案。
第5章 多语言机器翻译,首先介绍了数据增强技术以扩充训练数据规模,然后介绍了基于无监督的训练方法以及多种翻译模型,最后介绍了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多语言预训练技术及其在多语言机器翻译上的应用。本章结尾还结合百度、谷歌、脸书等公司的实践,介绍了大规模多语言机器翻译系统。
第6章 领域自适应,介绍了领域自适应技术,通过数据增强、优化训练等多种手段,使翻译模型在具体领域上获得较高的翻译质量。
第7章 机器同声传译,首先介绍了机器同传的主要挑战和发展现状,然后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机器同传数据集和评价方式,最后介绍了如何使用开源工具搭建一个机器同传系统。
第8章 机器翻译产业化应用,着重介绍了现实生活中机器翻译丰富的产品形式和广泛应用。
第9章 总结与展望,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并对机器翻译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作者简介:
王海峰,百度首席技术官,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ACL)首位华人主席、ACL亚太分会创始主席、ACL Fellow、IEEE Fellow、CAAI Fellow。长期从事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工作。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等。 何中军,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机器翻译研究与开发,并致力于推动机器翻译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银奖等多项奖励。被评为“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青年榜样”等。 吴华,百度技术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机器翻译... 王海峰,百度首席技术官,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ACL)首位华人主席、ACL亚太分会创始主席、ACL Fellow、IEEE Fellow、CAAI Fellow。长期从事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工作。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等。 何中军,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机器翻译研究与开发,并致力于推动机器翻译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银奖等多项奖励。被评为“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青年榜样”等。 吴华,百度技术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工作。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评为“杰出工程师”“青年北京学者”等。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第2章 翻译语料获取与译文质量评价 27
第3章 神经网络机器翻译 57
第4章 高性能机器翻译 93
第5章 多语言机器翻译 131
第6章 领域自适应 177
第7章 机器同声传译 207
第8章 机器翻译产业化应用 265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277
点击下载